- 贾康;
去杠杆、稳杠杆、防风险和高质量增长都是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是当前国家决策层的主要关注点。从宏观经济层面和市场主体层面明确了去杠杆的定义,提出去杠杆更要稳杠杆,要想通过去杠杆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在去杠杆的同时防范风险。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问题,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和可持续的区别对待机制以及创新来解决供给管理方面的挑战。
2019年01期 No.18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贾康;
去杠杆、稳杠杆、防风险和高质量增长都是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是当前国家决策层的主要关注点。从宏观经济层面和市场主体层面明确了去杠杆的定义,提出去杠杆更要稳杠杆,要想通过去杠杆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在去杠杆的同时防范风险。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问题,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和可持续的区别对待机制以及创新来解决供给管理方面的挑战。
2019年01期 No.18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经验弥足珍贵。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特征是牢牢坚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方向,有一条贯穿全程的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发展主线。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驱动力是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导向,突出特点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为改革切入点,重要法宝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秘诀是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路径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渐进式改革。
2019年01期 No.18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经验弥足珍贵。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特征是牢牢坚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方向,有一条贯穿全程的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发展主线。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驱动力是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导向,突出特点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为改革切入点,重要法宝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秘诀是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路径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渐进式改革。
2019年01期 No.18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秀光;
电子货币是货币的电子数据化,也是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的货币替代物。虽然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单纯的电子货币交易既不会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引起产出增长和价格水平上涨。因此,电子货币本质上是经济交易的中性润滑剂。对于电子货币交易隐含的诸多风险,只有审慎的金融监管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警惕,才能确保电子货币交易处于法制和安全的范畴。
2019年01期 No.183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秀光;
电子货币是货币的电子数据化,也是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的货币替代物。虽然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单纯的电子货币交易既不会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引起产出增长和价格水平上涨。因此,电子货币本质上是经济交易的中性润滑剂。对于电子货币交易隐含的诸多风险,只有审慎的金融监管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警惕,才能确保电子货币交易处于法制和安全的范畴。
2019年01期 No.183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方方;胡朝阳;
随着金融的发展,中国货币供给日益表现出内生特征,成为影响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针对国内外以往文献中存在的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框架缺陷、模型变量选取随意性大、部分指标具有不稳定性等问题,首先进行理论框架构建,进而在基础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做出改进。选取M2、GDP、CPI和现金漏损率、准备金率作为基础变量,从货币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构建影响货币供给内生性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1997—201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法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和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表明货币供给具有日益显著的内生性。最后,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的现实原因,即经济结构、货币供给模式的转变以及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基于此,从建立监测机制、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三个角度提出提升货币政策效率的建议。
2019年01期 No.183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方方;胡朝阳;
随着金融的发展,中国货币供给日益表现出内生特征,成为影响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针对国内外以往文献中存在的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框架缺陷、模型变量选取随意性大、部分指标具有不稳定性等问题,首先进行理论框架构建,进而在基础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做出改进。选取M2、GDP、CPI和现金漏损率、准备金率作为基础变量,从货币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构建影响货币供给内生性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1997—201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法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和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表明货币供给具有日益显著的内生性。最后,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的现实原因,即经济结构、货币供给模式的转变以及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基于此,从建立监测机制、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三个角度提出提升货币政策效率的建议。
2019年01期 No.183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洋;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当商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其资本充足率下降,且当预期的存款流出比率小于预期的偿还借款比率时,准备金制度能够覆盖未来的存款流出;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无论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借款,商业银行都是在借款压力大时对流动性的需求至少不低于压力较小时的情景。此外,在假设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大于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相对于存款市场的流动性,分别讨论了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紧、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松、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松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紧以及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松四种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对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
2019年01期 No.183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洋;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当商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其资本充足率下降,且当预期的存款流出比率小于预期的偿还借款比率时,准备金制度能够覆盖未来的存款流出;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无论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借款,商业银行都是在借款压力大时对流动性的需求至少不低于压力较小时的情景。此外,在假设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大于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相对于存款市场的流动性,分别讨论了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紧、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松、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松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紧以及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松四种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对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
2019年01期 No.183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松涛;陈霞;
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为背景,考察政策出台前后,银企关系对重污染行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指引》的实施,改变了银行、重污染行业企业与相关决策人的经济行为,限制了银企关系带来的银行内部代理冲突问题,强化了银行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与信贷监管效率,有效地遏制了银企关系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效应;银企关系的信息优势以及对应带来的融资便利、研发项目不确定性信息的降低和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分担,提高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总体来说,《指引》的实施效果符合我国环境治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预期目标,但是仅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弱化银行议价能力方面不足以大力推进重污染行业的创新转型升级,而如何降低银行对符合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污染行业企业的贷款风险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2019年01期 No.183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许松涛;陈霞;
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为背景,考察政策出台前后,银企关系对重污染行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指引》的实施,改变了银行、重污染行业企业与相关决策人的经济行为,限制了银企关系带来的银行内部代理冲突问题,强化了银行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与信贷监管效率,有效地遏制了银企关系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效应;银企关系的信息优势以及对应带来的融资便利、研发项目不确定性信息的降低和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分担,提高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总体来说,《指引》的实施效果符合我国环境治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预期目标,但是仅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弱化银行议价能力方面不足以大力推进重污染行业的创新转型升级,而如何降低银行对符合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污染行业企业的贷款风险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2019年01期 No.183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松;王冲;
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与实体部门发展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总体上,当金融部门增速超过实体部门增速分别为44.19%和46.08%时,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区域来看,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说,只有长江中游及成渝城市群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的关系;对于技术效率指标来说,金融发展除了对长三角城市群影响显著为负外,对其他城市群都不显著;对技术变动指标来说,除滇中及黔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均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
2019年01期 No.183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松;王冲;
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与实体部门发展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总体上,当金融部门增速超过实体部门增速分别为44.19%和46.08%时,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区域来看,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说,只有长江中游及成渝城市群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的关系;对于技术效率指标来说,金融发展除了对长三角城市群影响显著为负外,对其他城市群都不显著;对技术变动指标来说,除滇中及黔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均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
2019年01期 No.183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振华;王雨婷;承露;
基于浙江省温岭市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发现,在农业保险需求上,纯农型农户的需求高于兼农型农户;在农业保险的具体险别中,纯农型农户首选产量保险,其次是收入保险,其对产量保险的需求显著高于兼农型农户。选取纯农型和兼农型两类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性认识作为因变量,将代表农户基本特征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采用其他方式获得灾后融资越高,对农业保险的"挤出效应"越明显;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会导致农户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降低;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越大。
2019年01期 No.183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胡振华;王雨婷;承露;
基于浙江省温岭市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发现,在农业保险需求上,纯农型农户的需求高于兼农型农户;在农业保险的具体险别中,纯农型农户首选产量保险,其次是收入保险,其对产量保险的需求显著高于兼农型农户。选取纯农型和兼农型两类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性认识作为因变量,将代表农户基本特征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采用其他方式获得灾后融资越高,对农业保险的"挤出效应"越明显;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会导致农户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降低;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越大。
2019年01期 No.183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