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我国对外金融合作的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

    李红权;唐纯;甘顺利;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而金融投资机制对于该战略的落地意义重大。以"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为样本,具体考察了我国的对外金融合作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合作显著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其中中资银行海外数量和货币互换具有稳健的经济增长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金融合作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区域性特征,金融合作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于非东南亚国家而言作用较弱。

    2018年02期 No.178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对比研究

    魏晓琴;程成;赵建南;

    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的金融稳定及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原因、扩张规模、扩张方式进行对比,构建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金融稳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带来的金融稳定效应有区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所带来的金融稳定效应更加明显。并据此提出优化我国资产负债表、创新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等相关政策建议。

    2018年02期 No.178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普惠金融

  • 金融普惠对我国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分析

    卢亚娟;孟丹丹;王舒鸥;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全国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金融普惠对我国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金融普惠能够显著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深化金融普惠对增加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金融普惠能够有效缩小我国家庭收入差距。因此,应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以惠及广大民众。一是要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二是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金融普惠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02期 No.178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分析——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案例

    郭小卉;康书生;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案例,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的两种模式,即"股份合作制+"模式和"政银保"模式,其成功经验在于建立地方政府融资担保平台、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发展扶贫产业、政银保三方协作共同扶贫等。保定市在金融精准扶贫中还存在金融扶贫精准度不够、地方政府融资担保平台监督机制尚未建立、银保之间通道不畅、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显著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贫困人口大数据信息和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各级融资担保平台的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政银保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继续完善股份合作制,以有效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2018年02期 No.178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金融市场

  • 投资者保护、外部融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基于中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实证研究

    刘浩;刘芮萌;

    选取201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数据库(AIPI)中的国有控股企业为样本,基于投资者保护调节效应的视角研究投资者保护、企业外部融资与投资效率三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好地履行投资者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而对于行政干预显著的国有企业来说,不断扩大的外部融资规模不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履行其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在外部融资规模与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中起着显著的逆向调节作用,随着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大,外部融资规模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将会减弱。国有企业需要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符合国情的国有企业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践行投资者保护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要。

    2018年02期 No.178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金融创新

  •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实践研究——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郭水文;

    中央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主要力量。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发展产融结合的典型代表,成功打造了以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金融业务板块。国家电网公司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降低外部的市场交易成本,满足内部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以及分散化解风险,在不同的时期,根据政策窗口和行业变化分别采取参与发起设立、投资入股等不同的途径模式获取了各类金融牌照,先后采取总部直管和控股公司两种类型的管控模式,为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2018年02期 No.178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实践及展望

    刘国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众筹融资等新型业务不断涌现,此类交易不提供实际抵质押物,属于信用交易,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违约风险较大。发展个人征信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服务刚刚起步,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存在市场供给严重短缺,也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数据共享机制缺失、隐私保护、监管滞后等瓶颈问题。美国与欧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据此提出加强对信息主体权益和隐私的保护、实现征信信息共享、加强征信产品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完善征信监管措施、加强征信环境建设等对策与建议,为推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No.178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

  • 住房公积金管理研究文献述评

    户艳辉;

    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从自身功能、制度改革和制度的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展开。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机构管理和住房公积金基金的资金管理。以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为重点,围绕住房公积金各个业务环节,从归集与缴存、公积金贷款、流动性问题、风险管理、保值增值及资金整体运营等六个方面展开。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住房公积金理论研究和综合系统性的研究较少。而探究住房公积金运行的症结点,综合考虑各相关方的利益诉求,解决扩大覆盖面与运营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拓宽投资渠道与运营安全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2018年02期 No.178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的有益探索——评《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测评与预警研究》

    陈尊厚;

    <正>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由于独特的区位和政治特征,它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无疑对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空间的结构和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跨越行政藩篱,解决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空间紊乱、交通拥堵、城市无序扩张、生态恶化等城市群功能空间"失衡"问题,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

    2018年02期 No.178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理论探索》2018年热点选题

    <正>根据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实践,确定以下本刊2018年关注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选题。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与雄安新区建设金融支持3."一带一路"倡议与金融开放创新4.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5.金融服务实体经济6.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7.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8.科技金融与金融生态建设9.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10.货币政策效率及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2018年02期 No.17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