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研究

  • 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法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

    熊劼;

    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法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能引起贷款利率、信贷规模以及实际产出的变动,而政府控制通过影响利率的变动对产出也有积极效果,但对银行利差的影响不太确定。

    2013年05期 No.151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用环境评价与“自然履约率”

    郄彦平;

    信用环境的基本特征是遵守信用的情况和条件,而在信用活动这种交易双方不能同时履行契约义务的交易活动中,需要对方守信的是授信人,因而信用环境是相对于授信人而言的,授信人是信用环境主体,信用环境因素是授信人的外部因素。完全由信用环境因素决定的履约率为自然率,它是综合反映信用环境的理论指标,也是评价信用环境的理论依据,而实际履约率是客观依据。评价信用环境的过程应是将实际履约率还原为自然履约率的过程,还原的基本方法是剔除授信人对实际履约率的影响。

    2013年05期 No.151 6-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技术分析

    袁吉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逐渐成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评价一国金融体系面对系统性风险的脆弱性,有利于监管部门提早制定应对措施。目前,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已在全球主要国家得到推广和开展,压力测试技术方法不断得到完善。然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发展时间较短,现有技术模型仍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加之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而有必要加强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研究和经验总结,以促进我国更好地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

    2013年05期 No.151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泛资管时代”信托公司发展转型之路——基于AMC控股背景下的视角

    王海军;

    在分业监管及牌照优势的背景下,信托已成为超越保险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而作为稀缺金融牌照,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深刻影响着信托公司的发展,尤其是控股股东的实力及决策对于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及战略定位举足轻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信托公司其业务规模及收益方面在信托行业中均偏低,行业市场份额较小,且内部存在一定分化现象。这类信托公司应借助控股公司的优势,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2013年05期 No.15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及其对策

    林发彬;

    我国对外债券型投资和股权型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是引发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与收益不对称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关键是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的悬殊差异。人民币过度升值、FDI在华享有超优惠待遇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都拉大了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的差异。为此,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同时要阻止FDI在华投资收益的膨胀。

    2013年05期 No.151 22-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支持政策探析——以河北省为例

    吴玉霞;

    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上的限制,流动就业的工作方式和个人的资源禀赋条件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农民工需求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大力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和一体化。

    2013年05期 No.15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胡静;

    在欧债危机的形成及处置过程中,暴露出欧盟和欧州央行存在缺乏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金融监管明显落后于金融创新、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监管及救助缺乏制度性等问题。结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应从宏观系统、中观市场、微观机构三方面着手,提高监管意识、完善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手段,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2013年05期 No.151 29-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陆丰;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定和连续;二是保护客户信息安全。防范信息科技风险,关键是管理要到位。商业银行可以从完善风险治理架构、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合理规划系统资源、密切监测系统运行、落实业务连续计划、推进科技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控信息科技风险。

    2013年05期 No.15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金融市场研究

  • 混合资本债券: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现实选择

    陈尊厚;马宇博;辛文玉;

    混合资本债券是针对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于混合资本工具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债券形式,发行混合资本债券是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方式。它具有较高的资本属性,无论对银行还是其他企业的稳健经营和提高抗风险能力都是必要的,因而除了用其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外,还需探讨混合资本债券对其他企业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2013年05期 No.15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基于小波多分辨分析的视角

    钱燕;

    运用小波多分辨分析、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股票指数之间价格引导关系的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在1~2天的短期交易周期中,股指期货是股指现货的单向Granger原因,股指期货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随着交易周期的加长,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之间不存在线性和非线性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从长期趋势来看,目前我国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013年05期 No.15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市场中的高频交易与监管

    王桂堂;闫盼盼;

    高频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短短几年内占据了金融市场的巨大份额,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也有了较多的交易者进行量化交易。高频交易在为市场创造超常流动性并平滑证券价格的同时,也对市场交易秩序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对美股"5·6闪电崩盘"过程的梳理,总结分析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措施,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包括:制定高频交易技术规范,健全有效的市场冷却机制,健全跨市场联动风险预警制度及风险控制预案。

    2013年05期 No.15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国有股流通改革的回顾及启示

    卢艳茹;王海净;

    我国分别从1999年和2004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分置改革,是证券市场上对国有股流通进行的两项重大改革。改革中在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保障改革平稳进行,如何防止国有股解禁对市场的过度冲击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一笔宝贵财富。

    2013年05期 No.151 46-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论坛

  • 国民收入分配矩阵的初步研究

    卓泽强;

    本文就国民收入分配矩阵的一般形式,系统阐述了编制国民收入分配矩阵的方法和原理。揭示了其中的主要平衡关系,部门收入(支出)的计算方法及部门间收入分配转移的方法。

    2013年05期 No.151 48-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宏观经济模型评价环境政策的最新研究综述

    周明月;

    运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环境政策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真实商业周期模型来研究环境政策,分析存在生产率冲击的情形下,如何设计最优环境政策;二是开始分析引致的技术变革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同清洁技术整合分析,把污染融入到真实商业循环模型中,研究环境政策应该如何对商业周期做出反应。在商业循环模型中加入更多的更加细化的参数后,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2013年05期 No.15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制度政策配给研究

    刘艳;刘倩;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岗位选拔的强化训练模式和高职教育下的强化训练模式两种主要模式。转型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中需要充分重视在岗培训,鼓励成立各类技术培训机构;各省应建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各类职业学校;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纠正技术人才供需错位等。

    2013年05期 No.15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状况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王徽;杨琳;方守林;于婧;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会受到心理契约的影响。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结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和组织政治社会化四个维度;心理契约的维度包括规范责任、人际责任和发展责任。实证研究表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和心理契约的相关性显著。

    2013年05期 No.151 60-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大金融”战略下的金融学科建设研究

    封俊国;严婧;刘洪生;

    "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四点新要求,即契合自身办学目标,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因此,要凝练金融学科方向,加快学科团队建设,改革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以建设具有应用型和地方性特色的金融学科模式。

    2013年05期 No.15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秦菊香;苗绘;李海申;刘兢轶;

    金融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针对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从课程设计及安排、实验教材编写、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加强软硬件配置、完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和考评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2013年05期 No.15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优化高等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路径探索

    丁全忠;丁万星;

    高等院校治理结构就是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是高校各种权力的配置和运作。要优化党委书记与校长之间,党委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学校与二级学院(系)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行政权、学术权与监督权之间的权力配置,从而处理好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力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

    2013年05期 No.15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河北省新升本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运行的思考

    程培先;

    新升本院校学分制运行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河北省情况更是如此。为克服新升本院校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分制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师转型,增加选修课比例、适时开设辅修专业,等等,从而真正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运行。

    2013年05期 No.15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创造力与成才

    杨化;高川;

    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是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人才在人类形成和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能力,是人才解决现实困难的重要能力。

    2013年05期 No.15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跨文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探索

    郭书彩;

    跨文化领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指借助现代通信手段,由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学习研究团体。他们的共同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能产生更强的相互砥砺作用,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实践表明,这种共同学习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3年05期 No.15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