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红线;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健全与完善、市场参与者投资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的逐渐加强,结构化金融产品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投资工具。然而,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起步较晚,当前,还存在市场发行机构单一,产品种类贫乏,产品定价不合理,与原有储蓄产品形成竞争关系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推动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应统一监管标准,完善相关法律,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注重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并积极培育专业人才。
2010年06期 No.134 2-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细松;
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在促进区域资本的聚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按照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国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非对称性。为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中央银行的区域金融调控。
2010年06期 No.13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海军;姜磊;
外汇储备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变量,受到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是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储蓄投资、汇率制度和对外开放等基本因素。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经济增长、贸易依存度、外商投资及人民币币值都是影响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变量,但是外债余额对外汇储备影响并不显著。实现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福利相匹配,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拓展外汇投资渠道,提高外汇收益率。
2010年06期 No.134 13-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长松;
自2005年以来,中国碳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CDM交易,中国CDM项目的减排量占世界减排总量的1/3左右,项目注册数量和签发减排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作为世界减排大国,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议价能力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国内外CER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相差1倍,为破解碳定价难题,国内纷纷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试图谋求国际碳定价。实际上,孤立的碳交易平台并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完善的碳金融产业组织才是决定碳定价的关键因素,也是碳金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完善中国碳金融产业组织体系,需要在摸清国内碳金融从业机构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行业管理和规范,完善碳金融产业组织体系。
2010年06期 No.134 18-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长松;
自2005年以来,中国碳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CDM交易,中国CDM项目的减排量占世界减排总量的1/3左右,项目注册数量和签发减排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作为世界减排大国,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议价能力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国内外CER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相差1倍,为破解碳定价难题,国内纷纷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试图谋求国际碳定价。实际上,孤立的碳交易平台并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完善的碳金融产业组织才是决定碳定价的关键因素,也是碳金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完善中国碳金融产业组织体系,需要在摸清国内碳金融从业机构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行业管理和规范,完善碳金融产业组织体系。
2010年06期 No.134 18-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付强;黄毅;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中,碳排放税虽然具有保持碳价格稳定、易于管理与推行等优点,但是,它无法确保达到既定的减排目标。如果用环境效益标准来评价,则碳排放权交易优于碳排放税。而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应采取增价拍卖方式。
2010年06期 No.13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付强;黄毅;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中,碳排放税虽然具有保持碳价格稳定、易于管理与推行等优点,但是,它无法确保达到既定的减排目标。如果用环境效益标准来评价,则碳排放权交易优于碳排放税。而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应采取增价拍卖方式。
2010年06期 No.13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杨晏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它通过全方位判断诱发风险发生的因素,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识别、计量、评估和监控,可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和质量。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确保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2010年06期 No.134 26-2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剑峰;
当前在中国的农村,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符合其金融需求特征的,商业性金融供给只能在有限层次发挥作用。因此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商业性金融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很好的消除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的状况。
2010年06期 No.13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建平;
过去三十多年,外汇干预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干预的有效性、干预的目标、干预的影响渠道和干预的盈利性等方面。外汇干预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于外汇干预影响渠道的拓展与检验、外汇干预的微观结构基础、外汇干预的政治决定等方面。
2010年06期 No.13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杰;徐伟;
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第b款为基础,围绕对案例的判决与争论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平等理论与信托义务理论形成了内幕交易监管理论的两极,而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实践则是要在两极之间寻求一个可调和的、易操作的监管原则。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内幕交易监管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监管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2010年06期 No.134 44-4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杰;徐伟;
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第b款为基础,围绕对案例的判决与争论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平等理论与信托义务理论形成了内幕交易监管理论的两极,而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实践则是要在两极之间寻求一个可调和的、易操作的监管原则。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内幕交易监管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监管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2010年06期 No.134 44-4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海峰;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小公司效应、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等非理性行为极其明显,导致证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已经成为常态,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加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建立投资者教育机制,是保护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治理非理性行为金融的有效路径。坚持长期有效、不懈努力地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形成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2010年06期 No.13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海峰;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小公司效应、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等非理性行为极其明显,导致证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已经成为常态,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加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建立投资者教育机制,是保护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治理非理性行为金融的有效路径。坚持长期有效、不懈努力地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形成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2010年06期 No.13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瑞娟;郭凯军;
基于我国内地14家上市银行2006~2009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进行竞争力实证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考虑银行社会责任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分为现实竞争力指标和潜在竞争力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14家内地上市银行的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排名。从结果看,现实竞争力评价上国有商业银行位居首位,而在潜在竞争力评价上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位居首位。
2010年06期 No.134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瑞娟;郭凯军;
基于我国内地14家上市银行2006~2009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进行竞争力实证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考虑银行社会责任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分为现实竞争力指标和潜在竞争力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14家内地上市银行的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排名。从结果看,现实竞争力评价上国有商业银行位居首位,而在潜在竞争力评价上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位居首位。
2010年06期 No.134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尊厚;
如何科学定位和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来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是新建金融本科院校谋划长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格局和此类学校的现实基础来看,必须摈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思路,发挥传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今后新建金融本科院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06期 No.13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尊厚;
如何科学定位和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来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是新建金融本科院校谋划长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格局和此类学校的现实基础来看,必须摈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思路,发挥传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今后新建金融本科院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06期 No.13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瑞波;马冉;
课程设置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已经朝着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实践当中也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但需更加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应合理设置具有层次的梯度专业课程体系并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
2010年06期 No.13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瑞波;马冉;
课程设置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已经朝着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实践当中也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但需更加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应合理设置具有层次的梯度专业课程体系并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
2010年06期 No.13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可斌;
任务驱动法与课堂讲授法是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二者无绝对优劣之分。任务驱动式教学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未充分形成阶段,以及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后期阶段;而课堂讲授则更适合于研究型高素质人才的初期培养。
2010年06期 No.13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可斌;
任务驱动法与课堂讲授法是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二者无绝对优劣之分。任务驱动式教学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未充分形成阶段,以及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后期阶段;而课堂讲授则更适合于研究型高素质人才的初期培养。
2010年06期 No.13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亚涛;王换娥;赵建敏;
<正>一、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1.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创新改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试具有检验和引导两大功能,检验是考试的基本功能,即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考试内容、考试方式方法对教和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目前的问题是:考试侧重于知识检验,而忽视能力检验或缺乏有效的检验方法;重视考试的检验功能,而对考试的引导功能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导致教师往往只重视成绩分布,而不能
2010年06期 No.13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亚涛;王换娥;赵建敏;
<正>一、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1.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创新改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试具有检验和引导两大功能,检验是考试的基本功能,即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考试内容、考试方式方法对教和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目前的问题是:考试侧重于知识检验,而忽视能力检验或缺乏有效的检验方法;重视考试的检验功能,而对考试的引导功能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导致教师往往只重视成绩分布,而不能
2010年06期 No.13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回超;胡继成;
<正>一、当前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及其局限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巨大的资金需求,各地普遍采用的投融资模式为:政府通过银行向居民负债筹集社会资金,银行再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转贷给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由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投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最初运营资金主要由政府注入,投资公司与政府的城市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资本供求,是行政配置,
2010年06期 No.13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回超;胡继成;
<正>一、当前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及其局限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巨大的资金需求,各地普遍采用的投融资模式为:政府通过银行向居民负债筹集社会资金,银行再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转贷给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由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投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最初运营资金主要由政府注入,投资公司与政府的城市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资本供求,是行政配置,
2010年06期 No.13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树芬;
<正>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信用社通过不断改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各种新业务、新举措相继出台,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迅猛发展,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显得相对滞后。在金融竞争中,如果农村信用社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010年06期 No.134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树芬;
<正>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信用社通过不断改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各种新业务、新举措相继出台,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迅猛发展,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显得相对滞后。在金融竞争中,如果农村信用社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010年06期 No.134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丞北;秦玲玲;
保险公司混业经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保险创新,但易形成垄断,增大经营风险和监管难度。对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风险应从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构建风险评估机制、设置内部交易防火墙、加强过渡期外部监管等方面构建控制机制。
2010年06期 No.13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丞北;秦玲玲;
保险公司混业经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保险创新,但易形成垄断,增大经营风险和监管难度。对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风险应从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构建风险评估机制、设置内部交易防火墙、加强过渡期外部监管等方面构建控制机制。
2010年06期 No.13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玉新;
目前保险电话营销正以较高的速度在我国发展,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此相伴随的问题逐步显现。为避免问题像当初的保险代理人营销一样泛滥,应该深入认识电话营销,采取有利于电话营销长久发展的措施,对保险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以增强消费者对电话保险营销模式的信任度,促进电话保险业务的良性发展。
2010年06期 No.13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杜玉新;
目前保险电话营销正以较高的速度在我国发展,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此相伴随的问题逐步显现。为避免问题像当初的保险代理人营销一样泛滥,应该深入认识电话营销,采取有利于电话营销长久发展的措施,对保险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以增强消费者对电话保险营销模式的信任度,促进电话保险业务的良性发展。
2010年06期 No.13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