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运全;
货币政策规范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相机抉择与规则模式拥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考察和分析,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规则模式应是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规范选择的趋势和方向。
2010年05期 No.133 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胥爱欢;
由于美国金融创新领域中创新者、模仿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异质信念导致金融创新活动中出现扭曲的内在激励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正是这种扭曲的内在激励机制导致金融创新风险不断膨胀并最终失控所致,而美国次级贷款的大规模违约则是捅破该金融创新风险泡沫的一个金融事件。如果没有美国金融创新活动的畸形发展,即使次级贷款大规模违约也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因为当时美国次级贷款的规模占整个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比重只有13%~15%,其对于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2010年05期 No.133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治;周幸;
对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否会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的动态和静态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及反通胀成本,表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并保持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稳定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2010年05期 No.133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立荣;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比较各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超主权国际货币作为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并且可以消除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因此,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致力于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
2010年05期 No.13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蔡友才;蔡则祥;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60年的发展变迁,虽然名义上是合作制,但实际上早已完全商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自下而上入股组建的省联社,却造成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而且省联社管理体制没有合作制基础,政企不分,定位模糊。应认真总结60年来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尊重现实,按照市场原则、股份制方向,主要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2010年05期 No.133 21-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魏海滨;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作用,引导并发挥其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健康发展。
2010年05期 No.133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楠;
后危机时代,北京金融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格局变革的大趋势,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加强金融服务的多元性,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北京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北京金融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打造国际化的金融都市。
2010年05期 No.133 30-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旭东;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充分利用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供给引导功能,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更快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2010年05期 No.133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