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研究

  •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高货币化与经济波动——基于1952~2007年的实证研究

    曹跃群;蒋为;

    基于1952~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研究发现:在长期中资本形成增长率、物价水平、流通中现金投入量对经济的波动都起负向的作用,而货币化程度起正向的作用。我国的高货币化现象推动了我国隐性通货膨胀,同时有利于资本形成。

    2010年04期 No.132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的比较研究

    颉茂华;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预警模型。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应坚持远期监测与近期预警相结合。单变量模型的远期监测效果比较理想,多变量预警模型的近期预警精度比较高。由于多变量模型只能预测财务危机而不能解释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因此通过近期预警一旦发现了财务危机的动向,就应该对其进行修正,加入其他变量,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法查找企业发生危机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

    2010年04期 No.132 6-1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货币危机预警理论与模型综述

    石晓烽;

    货币危机预警的主要目的是提早识别危机发生的信号,以便该国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乃至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减少危机发生的强度和烈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货币危机预警研究,形成了信号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和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等预警模型,但总体而言,现有预警方法的预警能力还不够理想。

    2010年04期 No.13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投资银行治理优化及启示

    刘轶超;

    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投资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对此美国政府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包括重视投资者利益、由分散的股权转向银行控股制、金融监管架构改革、限薪和高管薪酬改革等。以美国为鉴,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应将科学决策、审慎经营、严控风险、严格监督理念融入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内部、外部共同治理,公司治理效能才能充分发挥。

    2010年04期 No.132 17-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及警示

    王燕;赵杨;

    由于欧元区实施统一货币政策,成员国缺少了利率和汇率两大工具的支持,为了走出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成员国只能借助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进而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方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是"以债养债"模式的必然,对中国来说也是重要警示。

    2010年04期 No.132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商业银行收益的利率缺口分析——以股份制银行为例

    郭英;柳琨;

    在西方商业银行主要使用的四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即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模型、VaR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中,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简单易用,其测量对象、计算手段和数据等外部条件要求,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风险管理有较好的适用性。我国商业银行对净利息收入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性,其利率风险大多来自于存贷款利差的变动,这一特点更适合使用利率敏感型缺口来度量利率风险。

    2010年04期 No.132 26-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银团贷款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秦凯;沈国儒;

    近年来河北省的银团贷款虽然取得了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开办的时间短,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贷款规模和笔数,还是贷款对象与范围,都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共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大力提高和增强银团发展理念;积极拓展产品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健全机制,强化银团人才建设;加强沟通,搞好银团信息披露;提高效率,加快银团业务发展;发展项目融资,激活不良贷款;完善银团贷款费用收取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突破瓶颈,促进银团贷款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0年04期 No.13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作用

    刘明勇;

    借助于信息技术对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是国内银行业业务流程再造的主要方式。目前银行业普遍运用的信息技术包括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二维码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等。应用先进技术对包括核心银行系统在内的业务运营各类系统加以改造,从业务处理、事中授权和控制、业务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再造科学的业务运营流程。

    2010年04期 No.132 34-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的潜在风险及防范策略

    陈鸿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城市化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其迅速发展过程中蕴藏的潜在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也正逐渐显现。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融资平台信息披露透明度、建立地方债务总量控制机制和债务偿还保障机制等措施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另一方面,银行要控制信贷融资规模,建立银行间信息沟通机制,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实行资产证券化,积极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2010年04期 No.13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假币区域性泛滥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应对

    韩斌;

    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视角探讨假币区域性泛滥的问题。首先论证了假币区域性泛滥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其次从防范假币的制度、技术、收缴管理办法及缺乏应对性演练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大人民币防伪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人民币鉴伪能力,建立健全现金快速调配机制,加强假币区域性泛滥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2010年04期 No.13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术论坛

  • 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困境与重构

    葛兆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高管薪酬持续飞涨,即使在全球危机背景下,一些接受政府注资的公司高管仍然领取天价高薪,以致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改革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企业高管薪酬的失衡从根本上源于对传统薪酬制度假设的不合理,而这些理论假定的不合理则源于公司治理的内在缺陷,因此重构薪酬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必须以改革公司治理为逻辑起点。

    2010年04期 No.132 42-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构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

    陆岷峰;张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持续的工程,必须具有持续的转变能力,这就要通过目标引导、行政力量推动、利益调节、政策引导等措施,建立一个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而且必须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持续性。

    2010年04期 No.13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金融市场研究

  • 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与价值投资的应用

    饶为民;孙剑;

    中国股市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国家政策变动、信息流动机制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原因存在较强的周期性波动。实证研究表明月度上证指数对数序列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假定。BP滤波方法确定上证指数存在明显的2~3年的循环周期。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股票在股市周期波动中进行周期性的价值投资,结果显示大部分产业的收益率跑赢大盘,但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密集使用的要素集聚产业则可享受估值溢价和获得超额收益。

    2010年04期 No.132 55-5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市走向的实证研究

    沈昊驹;聂明;

    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是:从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的影响来看,股票市场价格对m1的影响最大,对m2的影响次之,对m0的影响最小;从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来看,m2对股市价格波动影响最大,m1次之,m0影响最小,但影响程度均相对较低;从货币供应量对上证指数与深成指数的影响来看,货币供应量对深成指数的影响比上证指数大,但流通中的现金m0对两市股价指数的反应都比较弱。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密切关注股市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将其纳入必要的监管范围,减少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2010年04期 No.132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谷晓飞;

    价格发现是反映期货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功能。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黄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不能相互引导,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尚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2010年04期 No.132 64-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教学与管理研究

  • CBI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唐树良;张国辉;

    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法在国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它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习得语言,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适合在我国专业英语教学中运用。在这种教学方法的诸多教学模式中可主要选择内容操练模式、主题模式和辅助模式。

    2010年04期 No.13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谈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金麟根;周剑;崔茂中;

    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是备课,教师备课应重视教材的选择和吃透教材内容,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写好讲稿,并处理好教材与讲稿的关系。讲课时应掌握讲课的基本要领,要求学生正确笔记,掌握好讲课进度并控制讲稿内容;在当前普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条件下,既要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又不能偏废传统的板书手段。

    2010年04期 No.13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现状透视

    王宁;王丽娜;

    创业教育是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崭新领域。推进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明确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建设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行弹性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2010年04期 No.13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来稿撷英

  • 对我国港口物流业的SWOT分析

    周耀光;孙乾;

    <正>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它是具体分析一个企业或经济体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用于制定其发展策略。下面对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我国港口物流业目前的基本态势加以分析。1.优势分析。(1)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恢复较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的港口

    2010年04期 No.13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对《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的思考

    刘雁;

    <正>经济信息检索是大学生,特别是财金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现就《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谈一些想法。一、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考1.侧重网络资源,兼顾传统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资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网络资源虽然有资

    2010年04期 No.132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保险研究

  • 我国问题保险公司退出路径研究

    杨文生;张梅玲;

    在我国问题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中,退出路径的选择是关键一环。要根据问题保险公司的风险性质和危机程度,制定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方式,遵循问题保险公司的退出原则,建立市场退出后的保障机制,增强市场退出制度的科学性,提高其退出绩效。

    2010年04期 No.132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来稿需知

    <正>本刊主要刊登有关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和金融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并重。欢迎投稿。一、来稿要求1.文稿必须观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其中的数学公式、统计数字和图表务必认真推导、仔细验证,所有的统计数据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影响来稿的采用。

    2010年04期 No.13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