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工程与我国金融学科的转型和创新

    郭茂佳

    随着经济管理模式的转换和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单纯的规范分析和宏观分析已满足不了现代金融学的需要,迫切需要我们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将金融工程设计的思维全面引入我国金融学领域,综合地运用概率分析、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图形解析、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开发出适合我国现时国情的金融新产品,并力图创造性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使我国未来的金融学更具有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

    2004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工程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

    谢家智

    在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下,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推动金融创新为宗旨的金融工程为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面对全球迅速推进的金融创新,以及因金融全球化而带来的金融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工程的建设。

    2004年03期 5-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何慧刚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一种必然要求,东亚金融危机反映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体制的严重缺陷,现实促使东亚各经济体将东亚货币合作提上了日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核心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它有利于东亚各经济体货币的汇率稳定,有利于避免东亚各经济体间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有利于抵御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2004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过渡性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关系

    陈珍

    根据建立的动态对数模型可以看出,我国当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过去一两年的资本外逃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我国很大一部分资本外逃是“过渡性”的资本外逃,它们转化成了FDI以后,又流回了中国,也说明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的“外商”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内资”转化而来的。中国政府在制定决策时,不应过分强调外资的作用,而给于外资过多的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应该内外资一视同仁,给于内资、外资平等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而避免“过渡性”的资本外逃。

    2004年03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银行不良资产定价机制初探

    喻强

    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合理定价是当前我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合理规范的定价机制,既要考虑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经济周期等宏观因素,又要考虑行业特征、银企关系、企业财务状况、抵押品现值等中、微观因素。

    2004年03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货币主义与现代宏观经济学

    王艳萍

    虽然货币主义已经过了其鼎盛时期,但货币主义还是以其独有的魅力在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应有的轨迹,货币主义的许多原理被保持并延续下来,成为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的一部分。总结货币主义对现代宏观经济学所做的贡献,对制定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4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运用

    郑君

    精算学是用来“处理未来有关财务金融不确定性”的学科,其主要思想和方法就是将未来不可预测的风险量化,从而为面临风险的服务对象提供决策建议和解决方案。运用精算方法,通过确定坏死力常数,得到在险价值VAR,从而解决了信用风险的量化问题。

    2004年03期 21-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开发

    张心淼,张建民,薛志敏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可持续发展时代,人力资本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薪酬制度,将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激励人才与人尽其才并重,才能推动河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2004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现行养老金监管制度的弊端及对策

    吕博,刘社芳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监管制度是以行政监督为核心,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监管体系,它存在很多弊端,监管效率低下。因此,要健全基金管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推进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

    2004年03期 27-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央银行征信管理的职责与任务

    尹继志,李晓军,穆晓楠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失信行为,经济发展对信用有着迫切的需求,良好的信用秩序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降低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交易成本。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在我国这样一个非征信国家不能依靠市场漫长的自发育过程,政府的推动与培育是必需的。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责后,如何有效地推动中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并对征信事业进行管理,是值得探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2004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地方基础设施企业债券管理中的矛盾与出路

    黄春蕾

    近年来通过地方企业债券的形式为地方基础设施①融资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国家按照企业债券的方法对其实施的管理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从长远来看,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近期则应改革国家年度行政审批制,督促指导省市级地方政府逐步建立地方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改善资本市场的管理职能,为将来逐步放开地方发债权的政策限制做好必要的准备。

    2004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重在制度创新

    陈东

    国际金融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推动和辐射作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受制于初始的约束限制条件,如法制条件、经济环境条件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在制度创新方面多做工作。

    2004年03期 36-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

    何军耀,蒲勇健

    选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0家证券投资基金的净资产值数据为样本,运用独立性检验、自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封闭式基金没有明显的业绩持续性。

    2004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行为金融学与基金投资策略研究

    张松,黎文武

    行为金融学从羊群行为、认知偏差、动态效应和处置效应等角度揭示投资异常现象的原因。本文基于上述因素提出基金应如何避免和利用“行为偏差”和“羊群行为”,以及如何利用反馈交易策略。

    2004年03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变及其研究

    王丹,李海婴

    证券市场是最富魅力的经济领域之一,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风险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与政治危机。本文从证券监管体制和法制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4年03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以房养老的贷款方式:住房反抵押贷款

    柴效武

    反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是居民以自有产权的住房作为抵押,定期向金融机构取得的主要用于养老费用的贷款。反抵押贷款将不动产转化为流动资产,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4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河北省高校编制问题的思考

    顾兰英,侯建国

    编制问题是当前制约河北省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因。编制紧张导致高校教师短缺,教师负荷过重,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观念创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编制问题,要从改革高校拨款机制入手,同时出台新的编制标准,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提高用人效益和办学水平。

    2004年03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会计教育国际化及学科建设

    何全新,曹荣

    会计国际化与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要求会计教育国际化。实现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应根据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加强会计学科建设,完善会计学科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

    2004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院校的品牌战略

    刘卫红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入世后我国高教市场的对外开放,使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高校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04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高艳青

    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本科教育进行大胆改革,取得了显蓍成效。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更加广博,构建了以研究为本的课程体系。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可以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2004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和改进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李占存,陈婕,魏俊霞

    2004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刘文敏

    2004年0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我国图书馆的改革思考

    刘双印

    2004年03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探析

    王凤霞,孙元

    2004年03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披文入景 体情明意——旧体诗词赏析

    蔡录昌

    2004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齐亚丽

    2004年03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险资金投资股市讨论的五个误区

    朱俊生,尹中立,庹国柱

    目前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市讨论存在五个误区。在保险资金投资的制度设计时,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2004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应分析在保险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方国兴

    对应分析是将R型和Q型因子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目的是确定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各水平间的相关性。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人群特征与投保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保险展业人员高效率开拓业务以及保险公司开设适销的险种,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2004年0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