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时间序列波动率的度量与ARCH

    藏健

    尽管金融经济学家很早就知道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率有簇聚效应,并且边际分布具有尖峰形态,但却一直没有建立能够反映这种特点的时间序列模型。恩格尔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了波动率模型的研究,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开创性地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率模型—自相关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金融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ARCH模型的产生背景、模型结构及其对金融经济学的学术价值。

    2004年02期 2-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对银行经营取向的启示

    凌秀丽,谭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银行应顺应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2004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冷思考

    赵勇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对中国有巨额贸易逆差,二是中国向美国输出了通货紧缩,因此要求人民币升值。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没有道理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威胁论”的延续,同时也是美国大选期间两党政治斗争的产物。人民币升值问题是政治而非经济问题,最终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来解决。

    2004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谈银行的次级债务与市场约束

    黄益龙

    我国银监会近日已决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债务计入银行附属资本,来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先天不足、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状况。但是我们不能仅关注次级债弥补银行资本的作用,还应重视并发挥次级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

    2004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信用风险程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张永娟,张志鸿,霍学喜

    针对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各种决定因素,提出了信用风险程度的多层次模糊评判模型。该模型将定性指标数量化,并通过多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同时通过离散度对模糊判别分析模型进行修正,使得判别结果能更准确反映真实的信用风险状况。

    2004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0 ]
  • 要客观认识我国金融系统的巨额存差

    贤成毅

    对我国金融系统存差的深层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我国银行的存差资金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4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银行业处理不良债权的对策及启示

    王新哲,张建民,赵玉斌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置银行不良债权。对于日本的做法,我们应积极借鉴。

    2004年02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在非上市公司的应用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以往只是在上市公司实行,它是解决公司经理人员长效激励不足和淡化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探索它在非上市公司的应用对普遍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该制度的运行原理认为:或者通过提高场外市场效率的办法来改善非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形成机制,或者在公司内部建立虚拟股票价格形成机制让期权收益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这两条途径都有可能解决该制度在非上市公司的应用问题。

    2004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

    宋尚增,程海彦,黄宝平,楚志刚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手段。要使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对被审计人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防范审计风险。其风险成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所以要采取内部审计业务资料集中管理、离岗休假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的审计方法、双向的内部承诺制度等措施,来规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2004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充分认识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张秀贤,张吉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指导方针、目标、造就队伍、加强领导等一系列重要原则,对进一步开创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0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股市早尾盘操纵的实证分析

    施红俊,陈伟忠,刘元海

    采用具有操纵嫌疑的股票分笔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时间序列角度、横截面角度以及相关性分析三方面进行研究,实证发现:具有操纵嫌疑的股票收益率、换手率、收益波动率在早盘、尾盘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经过相关性分析,认为这种早尾盘的异常现象是缘起于早盘操纵和尾盘操纵。

    2004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DoD策略下的上海股市价值投资分析

    沈洪溥

    通过验证由每年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净资产前五名的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即DoD组合)在证券市场大背景下,对比市场指数(选取上海综合指数)平均收益率是不是具有超额收益,来观察中国证券市场走势反映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效程度。通过实证发现,对上海市场而言,并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设。

    2004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衡量货币市场开放度的指标选择及实证检验

    薛继安,陈飞翔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和大量的金融创新使利率成为监控和测度货币市场开放最为重要的基础指标。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利用利率作为基础指标测度一国货币市场的开放度是可行的和有效的。若以国际利率对国内利率长期传导强度作为货币市场开放度,对与东南亚等国经济发展相类似国家来说,货币市场开放度低于0.5是合适的。

    2004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推出存托凭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马蒙蒙,李扶民

    存托凭证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它不仅可以作为企业进行国际融资的工具,还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当作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加入WTO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纳入了我国金融发展的未来规划,此时推出中国存托凭证,能够为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奠定良好基础。

    2004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有限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偏差分析

    张谊浩,陈柳钦

    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并且普遍存在投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包括投资者对股票价格波动的认知偏差、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偏差和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偏差。研究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偏差问题,对提高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以及推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都很有裨益。

    2004年02期 41-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点看法

    曹廷贵

    加入WTO不仅对中国金融业也对中国金融教育构成挑战。中国金融教育的落后可在其关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的理念上找到原因。将金融理解为“货币资金的融通”,实际上是对FINANCE所包含的三层涵义的片面理解。这种片面理解反映了我国过去存在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改革长期滞后的现实。在金融教育上,将金融放在管理学科之外,也与这种片面理解有直接的关系。改变金融及金融教育的理念,是我国金融与金融教育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选择。

    2004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各国推动产学合作的经验比较研究

    杨晓玲,刘正宜

    世界各国在推动产学合作方面,以美国、日本、德国为典型。三个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经济体制不同,产学合作的形式和政府的作用及其政策、中介组织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比较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开展产学合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004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谈毕业论文的修改

    王晓波

    论文修改是毕业论文撰写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观点、材料、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观点修改力求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新颖;材料修改要围绕中心论点,核查校正,增删调整;结构修改的重点是解决结构缺失、松散和层次不清的问题;语言修改要消灭错别字,修正造成语病的词语,精简累赘语言,剔除生僻的自造词、自造句。

    2004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市场隔离分阶段并轨的国有股流通方案

    郭洪涛

    2004年02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升值可能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余述胜

    2004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谈离岸货币市场的扩张机制

    王敬花

    2004年02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中票据的法律适用问题

    姜奇,武智茹,龚宏彬

    2004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偿债务与非货币性交易中会计处理的异同

    孙德岳

    2004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为

    沈文华

    2004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加强会计管理的几点看法

    王凤云,米国顺

    2004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揣摩学生心理做好“心”的工作

    郭军,万秋

    2004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再保险公司的战略营销计划

    晏宗新,李景宝

    一个正确的战略营销计划可以决定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从战略营销的角度,从再保险的市场相关问题、公司导向、管理参与者、组织性条件及战略营销计划控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发展策略。对中国再保险公司战略营销计划的实施提出完善主体地位、企业再造、产品的创新和再保险市场整合等对策。

    2004年0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控制

    徐三乔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护存款人的一项基本制度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采用,它的实施既有积极作用,同时又引发了道德风险。通过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及其负面影响的分析,特别是对道德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权衡,就如何克服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及其负面影响的具体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2004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美日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刘新鹏

    美日两国是当今世界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通过对两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分析和比较,借鉴它们在保险监管方面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以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

    2004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来稿须知

    2004年02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