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金融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第六届教师节感言

    <正> 金融教育是社会主义银行建行之本。已故南汉宸行长曾经说过:“银行是复杂细致的经济工作。银行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要有工业、农业、外贸和国际经济知识。中国人民银行要培养自己的专家、学者,培养一大批有经验、有才能的人。”这充分说明金融教育对银行的发展之重要。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教育事业

    1990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银行要发挥合力作用

    谭秉文

    <正>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金融体制方面,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专业银行的归口领导与管理。专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计划。合理设置金融机构,纠正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不合理的业务交叉,发挥利率杠杆对资金需求和资金流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资金市场的管理。”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及宏观金融调控中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1990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台湾地区1989年经济金融概况

    张邦钜

    <正> 1989年,台湾的经济仍维持中度成长水平,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出超,高货币供给额显著下降,通货膨胀的趋势得到控制,物价上涨的幅度尚能承受。

    1990年03期 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届行属院校体育工作协作会在我校召开

    <正> 7月19日至22日,中国人民银行所属7所金融专科学校在我校召开了第一届体育工作协作会。参加会议的有各校体育教研室主任,部分体育教师和部分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人民银行总行学管处华力强副处长,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刘富成同志专程参加了会议。保定市

    1990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期金融改革设想

    王兆星

    <正> 我国金融改革目标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采取速决型的一揽子改革是不现实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积极稳妥地向目标模式逼近。

    1990年03期 19-2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重体制与宏观金融调控

    郑先炳

    <正> 如何在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建立起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如何完善现有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几大难题。对此,本文谈几点粗浅意见,以求指正。

    1990年03期 25-2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央银行归口管理问题透视

    周建松

    <正>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治理整顿的不断展开,加强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实现中央银行对整个金融活动的归口管理,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从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趋势看,急需认真加以探讨。

    1990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人高教讯息两则

    <正> 我校从1991年起继续举办成人函授教育,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教育司批准,报国家教委备案,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招收金融、保险、基建财务与信用三个专业的在职干部函授生。学制三年,学完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1990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内债监控指标体系初探

    李学魁,聂建恒,崔桂禄

    <正> 自1981年我国恢复在国内举债以来,迄今为止,国家以各种债券形式累计筹资达1000亿元,庞大的内债收入虽然为平衡财政收支,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内债增长速度、期限结构不够合理、利率单一、流动性差、用途不明、分布

    1990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以区域化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吴开祺

    <正>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中的新动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之间的相互依存既日趋紧密,相互竞争又不断加剧,从而掀起了一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汹涌潮流。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着一个集团化经济来说往往是难以抗衡的。只有通过集团化,在集团化经济中使本国的优势得到发扬,弱势得到弥补,才能使它的竟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各个集团经济通过自身的巩固、发展和完善,竞争力差距的缩小,才能使世界经济一体化有所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或阶段。显然,在这个阶段中,地区间和国际间的磨擦和竞争将有所加剧,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形成世界经济的新格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正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1990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金融国际化问题的深层透视

    董玉华

    <正> 当今的世界金融业已明显地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即以日本、美国、西欧三大板块的国际金融格局。尤其是日本,随着其金融的对外扩张日益国际化,它的金融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金融大国。对于日本金融国际化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1990年03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纸币贮藏

    徐武定

    <正>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界处于静止状态时被作为财富而贮藏的功能。在实物货币时代,人们以一种货币商品取代多种不同产品进行贮藏。到了金属货币时代,人们总是选取具有十足价值的金属货币或者可作货币材料的贵金属如金银进行贮藏。这是因为,金银等货币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能用来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它可随时转化为商品并作各种支付,从而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贮藏起来。人们通过贮藏货币达到了贮藏价值的目的。

    1990年03期 46-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场营销理论与银行经营

    胡树鲜

    <正> 目前,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纷纷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技术,指导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西方银行在经营中也积极采用市场营销理论与技术;我国银行企业对此却少有问津。本文试图介绍市场营销理论与技术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唤起各位同仁的关注。

    1990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反思

    黄志凌

    <正> 一、一种误解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反思十年金融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选择的金融发展战略是否存在失误,这些反思的动机本身无疑是必要的,也是良好的。问题在于当前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十年金融改革、特别是后五年的改革由于选择了超前理论,进行了超前的以中央银行制度、专业银行企业化和金融市场为重心的超前改革,使得我国金融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金融秩序陷入混乱之中。我们认为:尽管这种对于“超前论”反思意图良好,但毕竟是对超前论本意的误解,况且十年改革的三大重心本身也无超前之意,因而有必要予以重新阐释。

    1990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庆祝教师节,怀念陶行知

    魏曾勋

    <正> 我与陶行知先生相识于抗战后的1946年。陶先生不但是一位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战士。当时我们在地下党领导下,在上海参加“反饥饿、反内战、争民主”的群众斗争,陶先生就是我们的坚强后援。我们几个年轻人经常去陶先生住所请教他对时局的看法,他对我的谆谆教诲,至今难忘。他赠我一本沈钧儒先生的诗集《寥寥集》,情意深长地

    1990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与经营

    薛振魁,董彩珊

    <正>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采用信用手段融通资金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国际合作经济组织制定的“信用合作”的原则是,第一,门户开放原则。即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第二,集股原则。即每个社员都对合作社提供一定限额的股金,并承担一定限度的责任。第三,民主管理原则。即社员在合作社内具有平等的权力,每个人只有一个投票权。第四,股票等价让度原则。合作社的股票不上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以免有人从事投机活动。第五,盈利分配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主要用于增加社员福利,使社员能得到实质上是成本化的贷款。

    1990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巩固和发展企业财产保险

    卢含倩 ,韩舒 ,高健

    <正> 一、当前企业财产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企财险承保面低。1989年全国有56万个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据测算,全国大型企业的承保面只达35%,中型企业的承保面也只达到45%。据1988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87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单位(轻、重工业)达747.4万个,零售商业、建筑施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单位达1000多万个。依据以上数字,1989年全国企财险的承保面只有3.2%,业务发展潜力很大。

    1990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注意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杜晓丽

    <正> 金融专科教育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银行实务的操作技能;还应重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加强体育锻炼,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金融建设人才。在实施正规的金融教育过程中,既要使学生认识设置体育课的必要性,明确学习体育的意义,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利于提高大学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效果。

    1990年03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补充自有流动资金设想

    孟庆俊

    <正> 自有流动资金不足是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通病。按规定,国营工业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与银行贷款的比例为7:3,而实际比例甚至不足3:7。据张家口工行统计,1989年末国拨和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1.6:8.4。张家口市卷烟厂是一个利税逾三亿元的大型企业,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仅占定额流动资金的2.08%。企业由于自有流动资金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紧缩银根以来,乡镇企业在基本无银行借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生产

    1990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建经济系投资理论研讨会综述

    陈尊厚

    我校基建经济系88级学员于6月14日召开了投资理论研讨会,共收论文44篇,系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研讨会。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1990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保险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陈俊红

    <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使8亿农民尽快富起来,是我们研究中国经济的核心和归宿。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3%以上的人口,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很难设想排除农业可以立国。农业保险,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稳定器,被一些经济学家与新的投资、新的技术一起列为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因此,为确保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显得尤为必要。

    1990年03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要充分认识托收承付固有的弊端

    刘秀兰

    <正>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我国延用托收承付多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问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曾先后八次做出限制使用范围乃至取消的决定。去年4月的结算改革,决心废止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但企业界要求恢复的呼声却一直未断。托收承付方式有利也有弊,但从宏观控制上着眼,充分认识其固有的弊端是更为重要的。

    1990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