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

  • 养老金融体系建设国际比较及启示

    刘刚;周超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亟须构建适配的养老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支撑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应对迫在眉睫的老龄化挑战。本文通过构建“四三三”研究框架,即选取美国、丹麦、韩国与阿根廷四个代表性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养老服务金融模式公私参与度、养老产业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三个经验维度出发,对代表性国家在养老金融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私合作与多元参与、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三个方面提出中国养老金融未来发展的实践路径,为中国养老金融的实践提供启示。

    2025年03期 No.221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金融

  • 耐心资本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的双重视角

    李凯伦;潘伊子欣;王辉坡;

    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创新的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使得其对资本的要求更加严苛。耐心资本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创新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基于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并基于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两个视角探究耐心资本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耐心资本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耐心资本可以分别通过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创新,且内部控制表现为遮掩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耐心资本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东部企业的表现更好。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金融监管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耐心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期 No.221 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绿色金融

  • 绿色债券的风险缓释效应——基于企业风险承担的经验证据

    崔秀梅;朱子艳;黄楠;

    绿色债券作为融合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金融工具,对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促进企业稳健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4—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绿色债券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具有风险释缓作用,主要通过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ESG表现抑制企业风险承担,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以及高管背景异质性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健全绿色债券政策体系,强化监管力度,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No.221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普惠金融

  •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如何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基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姚瑾;张伯超;王兔兔;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其中,农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还是金融资源通过技术渗透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的主要支农路径。因此,研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农业数字化转型与农村居民收入提升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效果,进而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本文使用2010—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能否通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农村居民增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农业数字化转型进而稳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且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即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普惠金融会发挥出短期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呈边际递减趋势,直至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阈值后,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作用效果会再次被强化。

    2025年03期 No.221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金融(CFT合作专栏)

  • AIGC时代下中国智能投顾的需求、挑战与应对举措

    李艺轩;庞羽珊;李诗涵;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投顾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和市场调研法,深入分析了中国智能投顾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AI大模型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研究发现,尽管中国智能投顾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居民财富增长、理财需求上升及金融产品多样化的推动下,智能投顾市场潜力巨大。AI大模型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智能投顾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和决策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合规、法律监管框架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挑战。为确保智能投顾的安全合规落地,本文提出了加强数据信息合规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及优化AI大模型技术等应对举措。

    2025年03期 No.221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路径

    叶德惠;胡芳;

    保持合理的债务区间、防范企业过度负债是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抑制了企业的过度负债行为,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减少经营成本来抑制企业的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行业竞争度低的企业的过度负债抑制效应更显著。因此,应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化转型经济效应,防范债务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No.221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

  • 全球新变局下汇率制度研究的现状、进展与展望

    陈胤默;张明;王喆;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地缘政治紧张、数字货币及加密资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汇率制度改革迎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现有文献主要围绕传统选题展开研究:就汇率制度影响因素而言,主要从经济因素和制度文化因素展开研究;就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而言,主要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稳定、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等四个维度展开研究;就人民币汇率制度而言,主要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类型、汇改效果、逆周期因子、汇改与资本账户权衡、汇改方向和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全球新变局下,各国汇率制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提出在全球经济周期不确定背景下的研究展望:应提升对汇率制度研究的时效性;加强数字货币对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研究;加强对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改革的研究;加强汇率制度选择对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

    2025年03期 No.221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作者和读者的一封信——《金融理论探索》创刊40周年寄语

    韩景旺;

    <正>尊敬的《金融理论探索》的作者和读者: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25年,《金融理论探索》迎来创刊40周年。在此,我怀着敬畏与感恩之心,向每一位曾以智慧点亮期刊的作者、以热忱托举思想的读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四十年:以理论为锚,与时代同行 在改革开放浪潮初涌之际,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也迎来了新阶段。1985年,《金融教学与研究》应运而生,致力于金融基础理论与金融教学探讨。2016年本刊更名为《金融理论探索》,坚持“求真、求实、求用”的学术原则,致力于推动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创新。从铅字油墨到电子出版,本刊见证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思想争鸣,记录了金融全球化与数字金融的激荡。我们始终立于理论前沿,记录思想交锋,见证学科跃迁。40年间出版的221期期刊,承载的不仅是学术成果,更是一代代学者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025年03期 No.22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理论探索》创刊4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社会影响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铅字疏密,油墨清香。论金融之义,载百家之言。《金融理论探索》(原《金融教学与研究》)创刊至今,历经40周年。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从铅字排版到融合出版,从内刊到国内外公开发行,从季刊到双月刊,《金融理论探索》见证了新中国金融理论的不断创新和金融实践的变革与发展。值此《金融理论探索》创刊40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系列报道:历史沿革、社会影响、名家名篇、学术交流、期刊荣誉。

    2025年03期 No.22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理论探索》来稿须知

    <正>《金融理论探索》是由河北金融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融学术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北省优秀期刊。2023年1月,本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经济学金融类扩展期刊(社科院核心期刊扩展)。本刊关注“大金融”领域发展动态和最新前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并重,坚持“求真、求实、求用”的学术原则,刊发有关国内外宏微观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主要设有理论研究、专家观点、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投融资、保险研究等栏目。热忱欢迎大家踊跃赐稿,《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愿竭尽全力,为发现、创造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

    2025年03期 No.221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